登录
商店
主页
愿望单
点数商店
新闻
关于
客服
查看桌面版网站
商店
主页
愿望单
点数商店
新闻
关于
客服
安装蒸汽平台
登录
神厨小福贵
»
游戏
»
评测
最近玩过的
所有游戏
已关注
评测
最近玩过的
所有游戏
已关注
评测
1
已评测
产品
10
帐户内
产品
神厨小福贵 最近的评测
正在显示第 1 - 1 项,共 1 项条目
尚未有人觉得这篇评测有价值
不推荐
总时数 362.1 小时 (评测时 137.7 小时)
CS:GO 评测
数学上,还有另一个非常有名的“(1+1)”,它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尽管听起来很神秘,但它的题面并不费解,只要具备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水平就就能理解其含义。原来,这是18世纪时,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偶然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例如3+3=6; 11+13=24。他试图证明自己的发现,却屡战屡败。1742年,无可奈何的哥德巴赫只好求助当时世界上最有权威的瑞士数学家欧拉,提出了自己的猜想。欧拉很快回信说,这个猜想肯定成立,但他无法证明。
有人立即对一个个大于6的偶数进行了验算,一直算到了330000000,结果都表明哥德巴赫猜想是对的,但就是不能证明。于是这道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素数之和[简称(1+1)]的猜想,就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即的“明珠”。
1956年底,已先后写了四十多篇论文的数学家陈景润调到科学院,开始在华罗庚教授指导下专心研究数论。1966年5月,他象一颗璀璨的明星升上了数学的天空,宣布他已经证明了(1+2),即“充分大的偶数都能表示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积之和”。
1973年,关于(1+2)的简化证明发表了,他的论文轰动了全世界数学界。他的成果被国际公认为“陈景润定理”,也叫“陈氏定理”。
陈景润(1933.5-1996.3)是中国现代数学家。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由于他对塔里问题的一个结果作了改进,受到华罗庚的重视,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先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再越级提升为研究员,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
发布于 2021 年 9 月 15 日。
这篇评测是否有价值?
是
否
欢乐
奖励
正在显示第 1 - 1 项,共 1 项条目